砹石科技带您了解印刷流程相关知识: 原稿-分色稿-出菲林-制版-印刷的印前处理工艺。
原稿就是我们要印刷的稿件,印刷通常提到“四色印刷”这个概念,是因为印刷品中的颜色都是由C、M、Y、K四种颜色所构成的。成千上万中不同的色彩都是由这几种色彩根据不同比例叠加、调配而成的。其调配原理同水彩、水粉等相同。 通常我们所接触的印刷品,如书籍杂志、宣传画等,是按照四色叠印而成的。也就是说,在印刷过程中,承印物(纸张)在印刷过程中经历了四次印刷,印刷一次黑色、一次品红色、一次青色、一次黄色。完毕后四种颜色叠合在一起,就构成了画面上的各种颜色。
分色 分色是一个印刷专业名词,指的就是将原稿上的各种颜色分解为黄、品红、青、黑四种原色颜色;在电脑印刷设计或平面设计图像类软件中,分色工作就是将扫描图像或其它来源的图像的色彩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。 一般扫描图像为RGB模式,如果要印刷的话,必须进行分色,分成黄、品红、青、黑四种颜色,这是印刷的要求。如果图像色彩模式为RGB 或Lab,输出时有可能只有K(黑色)版上有网点,即RIP(RIP是用来把计算机图像数据解释为菲林需要的数据的,其所用的解释语言为PostScript。PostScript是一种编程语言,最适用于打印图象和文字,无论是在纸,胶片或非物质的CRT都可。用现今的行话讲,它是页面描述语言。它与1985年由Adobe推出。)解释时只把图像的颜色信息解释为灰色。
在Photoshop中,分色操作其实非常简单:只需要把图像色彩模式从RGB 模式或Lab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即可。具体操作是执行Image/Mode/CMYK。这样该图像的色彩就是由色料(油墨)来表示了,具有4个颜色的通道。图像在输出菲林时就会按颜色的通道数据生成网点,并分成黄、品红、青、黑四张分色菲林片。 我们这里理解的分色就是把原稿上的颜色分开,分成独立的青色、品红色、黄色、黑色。
印前三种常用的加网方式
印刷复制过程就是将连续调图像转化为网目调图像的过程,而网点是组成网目调图像的最基本元素。印刷复制就是通过网点面积的疏密变化来控制墨量大小,从而再现原稿色调变化的效果。印刷复制过程中,加网技术一直是图文输出的一种核心技术,其发展经历了接触网屏照相加网、电子扫描分色机电子加网、计算机数字加网三个阶段。
调幅加网技术,又称AM(Amplitude Modulated Screening)技术,这是一种传统的加网技术。直接制版机在记录网点时,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将记录平面划分为一个个小方格,这些小方格被称为记录栅格,n×n个记录栅格构成了一个网目调单元。例如:一个网目调单元由16×16个栅格组成,则该网目调单元能表现的网点灰度等级为16×16+1=257。图像灰度值的大小决定了网目调单元中记录栅格曝光数量的多少。曝光的栅格数量与网目调单元中总的栅格数之比,就是该网点的网点百分比。
调频加网技术,又称FM(Frequency Modulated Screening)技术,其是利用计算机技术,在硬件和软件的配合下形成。调频网点在空间随机分布,没有规律可循。
混合加网(Hybrid Screening)技术是借鉴调幅和调频两种网点特性的CTP加网技术,既体现了调频网点的优势,又具有调幅网点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。通常采用调幅加网技术制作300线/英寸以上的精细印品时,直接制版机的精度都要达到4000dpi,这样会使输出效率降低,并且对印刷管理、套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而混合加网的一大特点就是在沿用原有输出分辨力(如2400dpi)的条件下,就能实现超300线/英寸的画面精度且不影响输出速度,也不需要传统的高线数加网工艺所需要的苛刻条件。印刷适性与传统的调幅网点相同,即在现有的印刷条件下就能真正实现1%~99%网点再现。,这一技术使得混合加网可以在常规的2400dpi、175线/英寸的生产条件下实现相当于300线/英寸以上的超精细加网的质量,同时也避免了玫瑰斑和龟纹对印品质量的影响。